雷竞技下载
进口品牌雷竞技下载值得信赖 专利发明--刻力封涂层
全国咨询热线:13411792640
当前位置:雷竞技下载 · 首页 > 产品中心

国产电生理双雄:微电生理VS惠泰医疗

来源:雷竞技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21 15:53:25 在线预定

产品详情 PRODUCT DETAILS

  

国产电生理双雄:微电生理VS惠泰医疗

  国内心脏电生理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,但随着国产产品的质量的不断的提高,进口替代快速推进中,微电生理和惠泰医疗作代表企业快速凸显。

  弗若斯特沙利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为 21.40万例,电生理手术不断成熟,2025年国内电生理手术量预计将达到57.46万例, 2021-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8.00%, 其中以房颤适应症相关手术增速最快,同期增速达到 39.56%。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中国房颤适应症占比持续不断的增加,2021已达到47%,成为第一大适应症。

  注:依照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数据,2022年我国电生理手术约23.3万例,受益于疾病知晓率的增加及集采政策对行业的驱动,2023年总例数达到34.2万例次。

  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,但对标美国,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 2021年,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约154台/百万人,而美国2019年则达到 1302.3 台/百万人,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  心脏电生理包括射频消融、冷冻消融、脉冲消融等方式,三者各有优劣,目前射频消融是主要方式,而且在一定期限内将持续保持比较高的市场渗透率,冷冻消融与脉冲消融处于发展初期,未来发展空间较大。

  在房颤患者逐年增加的背景下,2020年中国共进行了8.19万例房颤消融手术,其中射频消融手术共 7.21 万例(渗透率 88.03%),冷冻消融9800 例(渗透率 11.97%),脉冲消融尚无产品上市。 2016-2020 年射频消融手术数量CAGR 为23.89%,冷冻消融手术数量 CAGR为43.67%。预计到2030年,房颤消融手术量将达到81.44万例,其中射频消融48.84万例(渗透率 59.97%),冷冻消融 22.49万例(渗透率27.62%),脉冲消融10.11万例(渗透率 12.41%)。

  心电信号标测、消融治疗是电生理手术最重要两个环节,其中信号标测由标测系统和标测导管组合实现。目前电生理手术分为二维电生理手术与三维电生理手术,前者以X射线辅助定位,针对简单的室上速消融便捷,但存在标测密度低,耗时长,无法显示大部分心脏结构等问题,在此基础上,三维电生理手术利用磁场/电场定位,对心脏解剖结构可以进行三维重建,对导管进行精确定位,且对患者和医生均无辐射影响。基于三维标测技术的逐步成熟,2015-2020 年三维电生理手术量逐步提升,预计2024年,三维电生理手术量将达43万例,2020-2024年复合增速达到27.3%,手术量占比也从2015 年的60.7%,逐步提升至2024年95.8%,成为主流标测技术。

 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,2021年全球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为70.13亿美元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44.91 亿美元, 2032年逐步提升至324.50 亿美元,其中2021-2025年复合增速为 19.90%。

  中国电生理市场由进口品牌占主导,以销售额计,2020年国产电生理厂商的份额仅为9.6%,强生、雅培、美敦力三大进口品牌所占份额为86.9%(其中强生占比58.8%),国产品牌惠泰医疗、微电生理以 3.1%、 2.7%的份额位居其后。

  2022年10月14日,福建省牵头的电生理类医用耗材 27 省联盟集采细则公布,采购周期为2年,2023年4月起执行,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9.35%。 2024 年前三季度,福建联盟电生理集采部分省份已陆续开展第二年采购协议续签工作,其中大部分省份基于首年合同进行续签,陕西、广东、江西等省份进行了重新勾量。

  整体而言,国内电生理集采价格降幅相对温和,在价格适度降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术式的发展,并加速进口替代。

  微电生理聚焦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,已形成设备+导管组合, 全面布局射频、 冷冻、 脉冲消融三大主流消融能量产品,全球累计应用于超过 7万例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。公司压力导管、一次性使用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、冷冻消融系列、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等多款产品填补国产空白。

  惠泰医疗是国内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的领先企业,成立之初聚焦电生理领域,后布局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产品线,多元化产线年迈瑞医疗成为公司实际控制股权的人。公司电生理先发优势明显,产品有设备类(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、多道电生理记录仪、脉冲消融仪等)和耗材类(标测导管、消融导管、通路产品等)。

  微电生理上市产品线横跨二维、三维系列,射频、冷冻两大平台,同时通过参股商阳医疗布局脉冲消融,产品丰富度行业领先;惠泰医疗上市产品线同样覆盖二维、三维系列,拥有射频、脉冲平台。二者产品布局有一定差异。

  2024年微电生理营收4.13亿元,同比增长25.51%,惠泰医疗电生理业务营收4.40亿元,同比增长19.73%,近年来二者电生理业务均保持迅速增加。从电生理业务规模上看惠泰医疗依然领先,但领先幅度有限,近年来增长速度略低于于微电生理。

  微电生理2020年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批,并且围绕 Columbus®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30余款已取得注册证的产品,推广力度持续加强,促进后续营收的快速地增长。微电生理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,三维手术量累计突破 7 万例,排名国产厂商第一,位列全国第三。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,覆盖医院400余家,医院覆盖量同比增长70%以上。另外公司冷冻消融系列新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手术。

  惠泰医疗2024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入院200余家,覆盖医院超过1360家。随着国内电生理业务从传统二维手术向三维手术持续升级,公司三维电生理手术量实现了快速地增长, 2021-2024 年分别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 600、 3000、 10000、15000余例。 公司可调弯十极冠状窦导管在该品类细分市场中维持领先份额,年使用量超十万根。在带量采购项目的推动下,2024年公司可调弯鞘管入院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率超过100%。

  微电生理和惠泰医疗均以国内市场为主,但国际业务均处于迅速增加中,惠泰医疗国际业务大于微电生理,但主要由于其公司总体规模较大,国际业务占比方面微电生理近年来持续增加,2024年达到27.6%,远高于惠泰医疗的13.7%。

  惠泰医疗电生理业务和微电生理毛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,其中微电生理2022年之前毛利率在70%左右,但由于电生理集采降价,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58.7%;惠泰医疗电生理业务毛利率高于微电生理,2022年之前在78%左右,2024年由于集采降价下降至73.76%,依然高于微电生理。二者差异与微电生理规模小,产品多,未上规模的新品拉低利润水准有一定关系。

  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对研发投入均较为重视,在研发费用方面,微电生理研发费用率在25%-45%之间,随着营收规模的增长研发费用率会降低,但持续保持较大规模的绝对投入,惠泰医疗研发费用率在15%左右,相对稳定。

  在人员投入方面微电生理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23%-33%,随着产品的成熟和总体规模的增大,研发人员占总人员的数量会降低;惠泰医疗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20%左右,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。二者均将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。

相关产品
工程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