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雷竞技下载 来源:raybet雷竞技竞猜在线官网 时间:2025-04-10 23:27:47 点击:次
近年来,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新兴消费方式,然而,其中的保健品却成了消费者权益的“重灾区”。许多老年人在直播间购物,一边追逐所谓的“养生风潮”,一边陷入精心构建的营销陷阱。他们不仅花费了大量金钱,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。
例如,陈女士的姥姥自从两年前沉迷于直播购物后,家中保健品持续不断的增加,花费已上万元。某主播还声称一款益生菌能“杀死肠道中的有害菌”,售价高达698元,而实际上它却只是普通的假冒伪劣产品。另一个案例是68岁的李樱(化名)发现了自己的母亲,整天沉迷于各种保健品直播,时间长达4至6小时,家中更是堆满了纳豆胶囊和小分子纯肽等产品。
更离谱的是,云南的马先生在购买一款号称能消除肺和甲状腺结节的胶囊时,交出了1065元钱,期待着健康的转机。然而,9个月后,体检结果为他的结节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增大了。经过了解,马先生才发现所购产品根本不是药品,而是普通保健品,根本没办法起到治疗作用。
许多消费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购买的保健品在标签上常标示为“食品”,而非药品。比如,在某直播间,主播推荐一种用古方草药压制结节的茶,实则标示为“代用茶”,并不具备治疗功效。权威医学专家提醒,虽然某些食疗可作为辅助,但绝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。保健品的宣传往往将“抗癌”、“降压”、“降糖”等术语注入广告中,误导老年人,甚至让患者擅自停药,这样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。
随着网络直播的发展,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完备,但仍需对“三品一械”进行更加严苛的监管,以防消费者权益被侵犯。专业的人建议,共同生活的亲属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网络消费行为,并提供必要的保护。在网络购物日益普及的背景下,科普知识的传播显得很重要,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保持警惕,咨询专业技术人员,并挑选出正规渠道。最终,任何一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,不要盲目跟风,以免掉入直播间的陷阱。